返回第二章 剧本完成(1 / 2)华娱:从重金求子开始成为名导首页

说实话,杨铭直到高中前都不怎么喜欢看电影。

之所以报考北电导演系,也仅仅是因为曾经听父亲说过,母亲去世前最喜欢看电影,杨铭当初想要拍摄一部电影纪念母亲罢了。

只可惜这个梦想直到穿越前都没有机会实现,一直在庸庸碌碌为碎银几两而奋斗。

对于文娱创作的喜爱,那只能算是有,但不多。

然而当这为数不多的喜爱,变成他赖以为生勤勤恳恳磨砺十数年的饭碗时,他就变了。

无论是好片烂片,只要是口碑好或票房高或拿奖的电影,他都是按帧拉片分析,把片子的每一帧每一处都拆烂,堆砌,再一点点吸收消化。

然后再一点点地去琢磨剖析,应用在自己执导的作品身上。

老话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这些习惯持续十数年就自然而然成为本能了。

因此对于《调音师》的原剧本剧情,他一直都深深铭刻在脑海之中。

《调音师》先后有两版。

一版是法国原作14分钟的短片,曾经获得法国凯撒奖最佳短片等奖项,也是被无数影评人和观众赞誉的百大最佳短片之一。

而另一版则是由印度改编的长电影,不仅将结局设置了多重反转,甚至还颠覆了整个剧情结构,曾在全球获得累计超过60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也是一部赞誉不绝的佳作。

只是现在时间紧任务重,杨铭自然选择了法国原版的剧情内容作为初始剧本。

相较于印度版电影的多重反转而言,原片故事更加精简且平铺直述,但是其中的悬疑、紧张感丝毫不弱,依然能给观众带来极佳的体验。

只不过在编写剧本之前,他还需要对原作内容进行本土化,毕竟国情不同、年代不同,剧情中很多剧情设计都要变动,自己自然不能照搬剧情就用,他需要结合自己多年的拍摄经验给剧本逐一修正。

就像国外常有的贫民窟,放到06年的国内这可是个新鲜词儿。

比如国内曾经在翻拍美国经典老片《十二怒汉》时,就把贫民窟背景出身的评审员改成了进过局子的评审员,就是为了让观众不出戏。

思索间,灵感源源不断涌出,杨铭下笔如有神助般开始在本子上撰写剧本。

等到林大福带着饭堂打包的饭菜回到宿舍时,杨铭虽然还没有正式动笔写具体剧情,但是已经梳理完剧本的大概脉络。

和林大福确认完他的需求仍是那么朴实无华,只需要在制片带上他的名字就成,别的啥要求都没有后,两人在地上铺了张报纸,席地而坐一边吃饭菜,一边讲剧本的大概剧情。

《调音师》本身就只是个14分钟的短片,杨铭也无意将他延长复杂化,所以一两分钟便将大概剧情讲述完毕。

只是林大福听着听着,脸上的神情就慢慢变了。

林大福原本有些圆润的脑袋现在变得有些滑稽,两只眼睛直接从o-o变成大小眼O-o,张大嘴巴,阿巴阿巴地看着杨铭。

“不是,铭爷,我就出去打包个饭菜,加起来二十分钟不到,你就想到一个这么精彩的剧本了啊?哥,我这只是期末作业,听你这么一说完,我都感觉咱们是不是奔着拿奖去的!”

眼见林大福一脸惊讶的看着自己,杨铭不为所动,摆摆手说道:“片子还没拍出来呢,现在说这些太早了,而且现在咱们学校的风气明显都是倾向艺术性的,咱们这个商业性质太强,到最后能拿到什么成绩都说不定呢。”

看到杨铭一脸云淡风轻,林大福心中却是跌宕起伏,吃完饭后主动承包起扔垃圾的活,等到下楼后直接抄起手机寻求场外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