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要卷,不要内卷(1 / 2)那些年,我爱过的TA们首页

第一部分:破镜终究难圆满

眼前人,月下事,花间酒,风中醉,提笔着墨写遍世间无奈,举杯消愁相视对望几回愁,谈笑讨嫌间蹉跎岁月已久。那眼前的人,曾是心中的温暖依靠,如今却渐行渐远;月下的故事,本该浪漫而美好,却充满了忧愁与哀伤;花间的美酒,原本应是欢乐的点缀,此刻却化作苦涩的滋味;风中的沉醉,本应是自由的放纵,却成了迷茫的沉沦。

终是庄周梦了蝶,帆的方向转向了心中的稻田,蛙声却也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就像庄周梦蝶,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幻,人生的路途也常常如此,原本坚定的目标和方向,在岁月的流转中悄然改变。心中那片向往的稻田,似乎成了最终的归宿,然而曾经充满生机的蛙声,却在这变化中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与欢快。

梦醒时分难重逢,恰因梦中的美好精灵贸然踏出镜中时,周遭轰然崩塌。当从美梦中苏醒,才惊觉那美好的一切难以再次重现。梦中那如精灵般美好的存在,当它贸然跨越镜子的界限,踏入现实,带来的不是期待中的圆满,反而是周围世界的瞬间崩塌。此时耳畔中回响着现在回去还来得及的忠告,于是困兽们的锁链也只是松动了一下。在这混乱与绝望之中,仿佛有个声音在耳边告诫:现在回头,或许还能挽回。然而,那些如困兽般被束缚的心灵,他们身上的锁链仅仅是微微松动,却终究未能完全挣脱。

原以为锁链是束缚,其实确是保障心灵宅基地不被侵占的最后一道保障。曾经,我们以为那束缚着我们的锁链是阻碍自由的枷锁,渴望着挣脱它去追寻所谓的自由与美好。可直到面临现实的冲击,才明白那锁链实则是保护内心深处那片纯净宅基地的最后防线,它阻挡着外界的喧嚣、纷扰与侵蚀。

久久地睡去时才发现梦境中的美好已不愿踏进现实,只愿在你太过痛苦时提着一盏暖灯,焐热一壶暖酒趁着你精疲力竭沉沉入睡时与你小酌两杯。当我们在疲惫中陷入长久的沉睡,试图在梦境中寻找慰藉时,却发现那曾经让我们心驰神往的美好,已对现实充满了畏惧和抗拒。它们只愿意在我们最痛苦无助的时刻,提着温暖的明灯,煨热香醇的美酒,在我们身心俱疲、沉沉睡去之时,与我们相伴小酌,给予片刻的安抚与宁静。

然后你问:“你能来现实中陪我吗?我一个人好孤单”,他/她拍拍你的肩膀说:“那我可不去,那些糟心的事啊,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你既已不解,自然是要问下去的,然后呀,探讨深入已久,只是梦境消散之时,那些记忆也随之留在了梦中等待你之后继续博弈着这盘未完的棋,继续品尝着此处精心准备的时令水果和小食。你满心期待地向那梦中的美好发出邀请,渴望它们能走进现实,陪伴自己度过漫长的孤单时光。然而,得到的却是拒绝和无奈的解释。你满心疑惑,不断追问,与它们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在这漫长的交流中,时光悄然流逝,直到梦境渐渐消散,那些深刻的对话和温暖的记忆,也如同被封印一般,留在了梦中,等待着下一次入梦时,继续这场未完的心灵博弈,继续品味那精心准备的美好。

试想,如果他/她真的只存在于梦中,那岂不是梦中情人的真实写照?越是内心世界丰富的你我他,越是能够将心目中的庄园装点的更加宁静。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那些内心丰富、情感细腻的人们,常常在梦境中构建出一个理想的世界。在那里,有着他们渴望的陪伴与温暖,而这些只存在于梦中的美好,不正如同那遥不可及的梦中情人,给人无尽的遐想与期待。他们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将心中的庄园装点得宁静而美好,成为心灵的避风港。

现实中的我们两点一线的生活节奏收获的是心理上的倦怠,熬夜补偿的是身体上的疲惫,像极了手机自带的日历,每月日历上的蓝色圆圈一天天地往前跳动着,底层的代码也不知道为啥要这么推动,只是按照写好的既定规则一步步地向前走着,似乎只要照做就完成了使命,然后呀,偶尔出现的 bug反而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丝活力,甚至被艺术修饰为一种代码突破禁制的头破血流的勇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过着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日复一日,这种规律的节奏带来的并非满足和充实,而是心理上的疲倦与厌倦。为了弥补白天的劳累,我们常常选择熬夜,然而这只是在补偿身体的疲惫,却无法真正治愈心灵的创伤。就如同手机日历上那一个个不断向前跳动的蓝色圆圈,底层的代码机械地运行着,不知为何,只是遵循着既定的规则,盲目地向前迈进,仿佛完成这些预设的步骤就是唯一的使命。然而,偶尔出现的意外和错误,就像程序中的 bug,却意外地给这个枯燥的世界带来了一丝难得的活力与变化。这些意外甚至被赋予了一种浪漫的色彩,被艺术化为代码勇敢地突破禁制、奋力抗争的象征。

最近,社会中一个小小的事件如同火柴般燃起,引发了电商界的一场风波(感兴趣的去搜搜 24年 9月 19日的电商近闻就知道了,这里主要是借由此事展开探讨)。这一事件恰似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其影响迅速蔓延,在整个电商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这绝非是一个孤立的特例,在商业的舞台上,类似的剧情已多次上演。太多看他高楼起,又盼他高楼落,最后梦想成真之时一连几天瓜市忽然面临产能过剩甚至滞销的例子屡见不鲜,人们喜欢在这个时期自嘲为“在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

那些凭借着一时运气和风口飞起来,却缺乏足够自制力的所谓“幸运儿”,由于长期以来积累的灰色操作,终于遭到了应有的“惩罚”。他们曾经在顺风顺水时,享受着无尽的荣耀和财富,身边围绕着的是阿谀奉承和羡慕的目光。然而,当危机来临,那些过往辉煌时期推杯换盏间的恭维和艳羡,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众人的指责和唾弃。原本苦口婆心劝诫莫要行差踏错的逆耳忠言和告诫,被抛诸脑后,如今成为了众人推的强大作用力,将他们推向深渊。

一时之间,人们在欢呼着,雀跃着,这堵“墙”终于在自己眼前轰然倒塌。在人群中,一片哗然。有人发出一句“早就知道长久不了,当时就没看好过他们,要是换做我,我也能成功,而且比他们做的还好”的事后唏嘘和嘲讽。这其中,唏嘘是因为慨叹着世事无常,命运的轮盘总是难以捉摸,曾经的辉煌转眼间化作泡影。而嘲讽,则是因为愤愤着自己没赶上好时候,错失了那看似唾手可得的成功机会。同时,还慨叹着“时势造英雄”的社会必然发展因素,将一切归结于机遇和环境,而忽略了个人的努力与坚守。

也有人充当着分析“电商中坚力量离场又将如何洗牌?”的预言家视角。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试图预测这场风波后的行业走向。他们关注着市场的动态,分析着竞争格局的变化,思考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他们眼中,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兴衰,更是整个行业重新调整和布局的契机。

随着这一事件的不断扩散,各种虚妄的幻想和不切实际的期待如同春笋般在一夜之间纷纷涌现,仿佛在进行一场限时的狂欢。人们渴望从中分得一杯羹,仿佛那是通往财富和成功的捷径。如果不能分到一杯美味肉羹佳肴,那内心的失落和沮丧便如同心上挨了一刀,痛苦不堪。他们将希望寄托于这种偶然的机遇,幻想着一夜暴富,改变自己平凡的命运。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那双被称为“无”的眼睛,它并非人类,而是类似于命运的推手、上帝,或者说是一位冷漠的实验观察员。“无”饶有兴致地注视着这一切,充满激情地利用着一个所谓的突破口,一个能够让人们放大内心的不甘心和嫉妒的缺口。它以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姿态,操纵着这场人间的闹剧。

在这种扭曲的布局下,似乎只要那些曾经风光的“幸运儿”遭遇不幸,普通打工人就能从中获得一种扭曲的满足和幸运感。他们在他人的失败中寻找着自我安慰,仿佛这样就能减轻自己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然而,这种短暂的快感只是一种虚幻的逃避,它并不能真正改变现实的困境,反而让人们陷入更深的迷茫和焦虑之中。

“到底什么是真的?”有人在内心深处发出这样的疑问。在这个充满变数和虚假的世界里,真相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为什么一夜之间可以如此轻易地洗牌重组?”商业的规则和力量让人感到既敬畏又恐惧,一切都变化得如此迅速,让人应接不暇。“为什么这类新闻总是虎头蛇尾?”公众的关注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而问题的根本却未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当然,有人在狂欢,就有人瑟瑟发抖。看到“幸运儿”的覆灭,那些有着相似经历或行为的人,犹如照镜子一般,看到了自己可能的结局。他们感到恐惧和不安,但一段时间后,终是避过了风头,又开始新一轮的侥幸。他们心存侥幸,认为自己能够逃脱命运的惩罚,继续在灰色地带游走。

只是经此一役,“无”操控下的田地里象征着欲望的瓜们又长大了一圈。欲望在不断膨胀,贪婪在肆意蔓延。“无”满意地笑了,因为这意味着下一个膨胀到开裂的瓜一定会让更多人陷入疯狂。然而,这种以他人的痛苦和失败为乐的操控,只会让社会变得更加冷漠和扭曲,让人们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失去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部分:内外兼修,保持自我更新迭代

喜欢下雨时隔绝一切的雨幕屏障,喜欢听到外界的喧嚣都随着尘埃在此刻归为平静。当雨滴纷纷扬扬地洒落,天地间仿佛拉起了一道无边无际的水帘,将世界分隔成两个部分。那雨幕宛如一层神秘的面纱,遮住了外界的纷扰与繁杂,让人沉浸在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中。

雨后的树叶是崭新的,经过雨水的洗礼,叶片上的尘埃被洗净,焕发出翠绿的生机。每一片叶子都像是重新获得了生命,闪耀着清新的光芒。雨后的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香气,那是大地的气息,是生命的味道。深深吸一口这湿润而芬芳的空气,仿佛能将内心的疲惫与烦恼一并洗去。

想去淋一场大雨,洗刷掉过往的记忆束缚,然后重获新生。让那密集的雨滴打在身上,感受着那份清凉与畅快,仿佛所有的压抑和沉重都能被雨水冲刷殆尽。在雨中,让心灵得到一次彻底的净化,摆脱过去的阴影,勇敢地迎接新的开始。然后不禁感叹着风声雨声人世声,浅听岁月蹉跎几回得?风雨声中,人世的喧嚣与纷扰也显得格外清晰。回首往昔,岁月匆匆,多少时光在不经意间流逝,又有多少机遇在犹豫中错过。

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日复一日的虚与委蛇的表面社交把自己折磨得像是被榨干的灵魂,空剩一副皮囊游荡在人间。在社交场合中,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揣摩着他人的心思,努力迎合着别人的期待,却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每一次的微笑、每一句的附和,都像是在消耗着自己内心的能量,久而久之,灵魂仿佛被掏空,只剩下一具疲惫的躯壳。

有人说孤魂野鬼是魂魄形态,那活着的自己是什么,是不死心的行尸走肉。他们在人群中游走,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迷茫。渴望与人建立真正的连接,却又害怕受到伤害;想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却又担心被误解和排斥。都说要当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是啊,因为大多数人小时候能哭能闹能撒泼能打滚,总是有人替自己无条件地兜底。在童年的时光里,遇到挫折和委屈,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情绪,因为知道有父母温暖的怀抱和无尽的包容。

但是成年后只能自己一路向前走着,不能再轻易地求抱抱求安慰。这种导致的关于情绪稳定要求也只是因为知道接下来就不会有人像父母一样宠着自己。进入成年的世界,必须学会独自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学会控制情绪,承担责任。而高敏感人群呢,从小就被教育着情绪稳定,长大之后只剩下永无止境地社交恐惧和讨好型人格。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被过早地要求压抑自己的情感,学会懂事和顺从。为了获得认可和喜爱,不断地迎合他人,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久而久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社交恐惧和讨好他人的习惯。

说白了,就是那个从不受重视的小孩被强行拉大了,就像是一个刚出幼儿园就被丢进社会丢进职场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从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却被过早地推向了复杂的社会。一开始他/她觉得身边的“小朋友”一定会愿意跟自己玩的,因为父母早告诉自己只要懂事就会得到“小红花”。怀着这样单纯而美好的期待,他们努力地去融入集体,去付出,去奉献。

所以哪怕在原生家庭的过往成长中,越来越努力得到的小红花越来越少时,他/她也依然先反省着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不断地鞭策着自己要更努力,更会讨好身边的每个人。他们将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自己的不足,不断地自我否定,试图通过更加拼命的努力来改变现状。

反观职场中出现在身边的其他“小朋友”呢?从小就被教育着“喜欢就去争取”,“如果你喜欢的东西别人和你抢,那就遵循内心抢回来”,“不要怕矛盾的产生,大不了爸妈给你兜底”。这些孩子在充满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长大,他们自信、勇敢,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敢于争取自己的权益。

所以面对这些强大且自信又没什么边界感的“小朋友们”时,高敏感的他/她先是不解,想着一定是自己做的不够好。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别人可以如此理直气壮地去争取,而自己却总是唯唯诺诺。但为什么明明是自己努力做出来的成绩要被“其他小朋友”署上自己的名字呢?当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轻易地剥夺,他们感到无比的委屈和愤怒。

此时他/她害怕极了,但别的小朋友还是一副谈笑风生的样子。他们的冷漠和无所谓更加深了高敏感人群的痛苦和无助。然后,他/她爆发了,一边哭一边控诉。长久以来压抑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决堤,他们声嘶力竭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和委屈。

那些抢走他/她劳动成果的小偷却指责着他/她小题大做,怎么跟个孩子一样。面对高敏感人群的爆发,那些掠夺者不仅没有丝毫的愧疚,反而加以指责和嘲讽。他/他耐心解释着这件事情的是非对错,对方哑口无言之时甩出了万能语句“你怎么得理不饶人,以后有谁敢和你做朋友?”。在对方的强词夺理和道德绑架下,高敏感人群再次陷入了自我怀疑和痛苦之中。

就像无忧无虑的刚子问一诺的一样,他问:“一诺,你知道什么永远不会变质吗?”刚子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仿佛这个问题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一诺回答:“贪婪。”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在她看来,人性中的贪婪似乎永远难以改变。

刚子说:“不对,是一种食物。”刚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似乎觉得一诺没有猜到正确答案。一诺回答:“掺了防腐剂的任何食物?但达不到永远,那应该直接回答说是防腐剂本身。”一诺皱着眉头,认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刚子说:“不对,是蜂蜜啦。”刚子的语调提高了一些,带着些许兴奋,仿佛为自己知道这个答案而感到自豪。然后一诺打开了网页搜索,告诉刚子“也是会变质的,不信就放在那试试,这么甜的存在怎么可能不变质。”一诺的表情严肃,她并非试图反驳刚子,而是以一种探讨的态度,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话题。

刚子说:“可以密封,密封就不变质了。”刚子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两人沉默了。一诺没有急于争辩,只是静静地看着刚子,眼神中充满了期待,等待着他下一步的思考。在这短暂的沉默中,一诺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她很高兴刚子能够激发自己对于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她享受这种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乐于与刚子一同探讨这些看似平常却又蕴含深意的话题。

后来过了很久,他/她习惯了,习惯了在陌生的职场中遇到其他“小朋友”询问自己家庭状况时,对外粉饰一个完美的家庭。为了在职场中保护自己,他/她学会了伪装,学会了用虚假的美好来掩盖可能存在的弱点。说白了就是告诉那些试图欺负他/她的小朋友们自己是有人撑腰的,给自己营造一个看似强大的背景,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有所忌惮。而如果有一直喜欢欺负其他小朋友的坏蛋试图欺负他/她时,他/她也不会再哭泣。曾经的泪水和脆弱已经被岁月磨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强和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