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外甥像舅舅(1 / 2)梦里妈妈教我做花生芝麻糖包子首页

春节守岁,当零点钟声敲响,整个横河县城都会燃放鞭炮,烟花!这是自84年春晚开始就有的传统,王平家也不可能例外,他也买了好几百元的鞭炮,烟花!

早早的等待着零点到来,等春晚节目上赵老师开始大声:“10、9、8、7、6、5、4、3、2、1!新年好!”时,王平准时点燃了横河县!

横河县城各个角落都在放鞭炮,到处都是守岁人,到处都是欢乐声,那一年春节,成为很多人美好记忆中的经典。因为那一年横河县零点后的鞭炮声响了足足有四十分钟之久!

这是之最,历届春节没有再超过95春节了,直至以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放完烟花爆竹,王平才洗漱睡觉,南方的横河县冬夜,微凉不冷。王平还有些小兴奋,今年春节的感觉太奇妙,让王平很激动,睡在床上很久都没有睡着。

等醒来已经是大年初一的上午九点了,外面的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也就是王平父母都不是本地人,其他亲戚朋友也没有年初一上门做客的习惯。

否则肯定大年初一要挨骂,那可不是好意头。

说起来,王平父亲老家的亲人,爷爷奶奶早就过世,父亲的亲兄弟姐妹中,除了确认的那位,敌军军官亲的哥哥以外,老家其他的同辈,长辈能联系上的真不多,父亲几次回乡,仅找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地,幸好碑石还在。

父亲只能抄了族谱回到江南省横河县,偶尔寄些钱回去给在村委上班的同宗远房的叔伯兄弟,委托他们帮忙给爷爷奶奶上坟添土,留个念想。

至于以后,王平等姐弟,是否回归河东老家,王成辉自己也知道,几乎没有可能。让他们姐弟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就行了,所以很郑重地从老家抄写了族谱,那是老干部离休后在老家逗留半个月的成果。

王妈妈何秀姑,是家中长女,十六岁参加工作,离开江安县农村。她父亲于六十年代后期意外逝世,家里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和老母亲在家务农。

和王成辉结婚后,一直有将工资收入,以及结余的粮票,布票寄给母亲抚养弟弟妹妹,八四年最小的弟弟(王妈妈最小的弟弟,仅比王平大姐王芳大一岁,生于1965年。)参军当兵,后来部队推荐考上军校,军校毕业提干,留在省城部队工作。

何秀姑母亲王老太就跟大弟一起在家务农。因为交通条件不是很好,乡镇公路弯多路窄,老太晕车厉害,加上年纪渐长,一般都是何秀姑,王成辉,王平等每年回去看望老人家。

大弟因为农村风俗习惯,老人养老是儿子的责任,加上大姐为家庭做出的贡献,他不同意老太跟女儿一起过,小住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