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1 乖离(2 / 2)献给这极具意义的无序世界首页

那些通过恋爱关系获取其他利益的情况自不必多说,对他们来说体验爱恋的滋味只是锦上添花,说不定更可能只是麻烦。

当爱情不再新鲜,带来不了和以往同样的美好情绪时。原先的海誓山盟就多少虚无缥缈起来。

这是被神经科学证实的无可奈何之事,重复面对喜欢之人的同一张面孔与同一种声音,获取的多巴胺量总会一次不如一次,而想要得到相同的快乐,对多巴胺的需求亦相应变高。

渐渐熟悉后,你还会带着种种期待吗?热恋中想要迎合对方喜好与渴望对方触碰真实自己之间难以调和。再者,相知中的甜蜜期待与熟悉后的稳定预期本是相互排斥的。

哪怕是虔诚教徒对上帝的爱,就是那种对一个信仰者的圆满之爱,其中亦难免有时间带来的变数。那么这激素冲动所带来的深深信任与无私给予,是否总是可以和逐渐了解后暴露出缺点,偏离预期的对象相匹配呢。

这些矛盾注定绝大多数恋情都不能长长久久并自始至终令两人满意。但爱恋之初无与伦比的美好也都和这些矛盾息息相关。

这即所谓极致之美只在于一瞬间了吧。樱花落地就很快不再香甜,感谢清洁工及时打扫让我不曾见到她就这样枯黄。

忘记反思并逐渐失去反思的能力也是获得幸福的好方法。

出于原始本能,养育后代与安稳度过余生也许就是关系后期仅存的意义。

但这意义,即陪伴是亲情的中心,但不是爱情的。

亲情使人感到安全,爱情不停留在这一层面。

她是一种在憧憬中不断描绘与创作的艺术;是一种在生活中追求美好的心态;是一种在被看到后直面死亡的勇气。

这世上有许多自己无法完成的事,但两个人的话,就一定可以。

所有的源泉是看见与接纳,自我也在关系中找寻真正的意义。

爱情能够调动人的全部潜力,对爱情的希望,就是对整个世界的希望。

黑幕

一点点学着不去与他人比较的我依然自卑着。

我从未被看到,无可奈何隐藏于一切主流价值观中。

很多庸人不屑于如此隐匿更无心思学习,于是便沦落至互联网漫无目的观点斗争中,或者确切地说,是情绪与低级偏好的消遣和互斗中。他们的存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猖獗,这本是被忽略的人,但当每个忽略的人都可以轻易“兵戎相见”时,姑且算是互相确认了存在吧。心中升起的敌意使我插入了这段题外话。

还有无处不在的乐子人,肆意挥霍互联网带来的所有浓缩快感。

但,但是这没有什么不好,这些争论也可以说是情绪的需要,从评价的角度说,并不比有建设性的讨论要低级,是这样的。找乐子更是忘记孤独感的不二法门。

是的,我经常在一些对比思考后做出,没有谁更高级这样的判断。这能些许缓解些我的自卑感,但不能带来积极的心态。

面对无法逆转的不幸恰是我最为积极的时候,因为那时我会清晰看到对一些鸡毛蒜皮的焦虑是多么无关紧要。日拱一卒都是我所创造的奇迹,尽管我不配,但也不用去焦虑失去什么。

我自幼缺少关爱而在虚拟形象与抱枕中找寻些微薄的安全感。直到自己不违心的努力发出些许光,这使我获得一些同龄异性的关注,但在看到她们的投射后,我会本能地远离。

意欲热爱知识之品性的她们可以去图书馆于书籍中找到更好的答案,喜欢善良人格的她们可以在王道剧情中不断回味,偏好温柔声音的她们可以追捧以声音见长的演员。而我注定会在不自觉中冷不丁地打破她们的期待。

不过以上这些微弱的光,似乎都是后天习得的。与之对应,我内心的主要需求永远停留在小孩阶段,喜欢软软的声音与服饰是因为每个婴儿都喜欢柔软,喜欢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因为每个小孩都很乐意接受爱,喜欢顺从是因为孩童对未知十分敏感,对抛弃更是恐惧至极。

在这种情结下,我抱着对重回赤子之心的憧憬去试着满足世间主流的要求,也就是那些道义上对我负责之人的要求——我的老师们。安于本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尽管她们从未形容幸福的模样,从未使用过努力以外的词限定她们提出的要求与建议,持续着令我感到迂腐的正确。最后,更从未对我透露出一点教师角色外的心声。我只得强迫自己认同。但没有任何理由,我有时会鬼迷心窍般放下对外界的一切敌意去拥抱她们。我有好好将自己的爱慕献给老师们,与她们之中的一位生活,我也许能彻底对这个世界温顺,这又是妄念。

既然是出于责任上的关注,那么我多余的回应只能是她们的负担。

至于被社会毒打后再想起过去的她们,只感觉到乖张与虚伪,和我对喷子与毫无底线的乐子人也是相同的感觉。

白幕

至此,我已带着残缺的心灵流浪太久,苦苦守着尚未迷失的自我。

回首看来,感谢这时代面对权威依然保有浪漫的自己,也感谢所有让我建立起暂时安全感的契机。我不再需要做谁的信徒了,未来的多样性就在眼前,我会和你一起的,爱丽丝。

在林中小屋里的誓言,或者应该说是祷告后,废墟中的一朵鸢尾出现在眼前,

那就将我的一切献给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