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能寺建好后,乌能和乌石生活也安定下来了,附近乡民有人祈福求愿都会来寺中拜求,希望佛祖和菩萨保佑,心想事成;有人死了,那家人都会请乌能过去念念《往生咒》、《地藏经》,超渡死者脱离苦海,早生富贵人家。
那些拜求之人都会捐献一些银两,五谷杂粮,菜油等物件,乌能和乌石的粮食方面无需考虑了,但蔬菜却要自己种植了,他们在寺庙旁边平整向阳的地方修筑梯田,种上菜豆瓜果等作物。浇水灌溉却比较麻烦,要到山脚下的溪坑里挑上来,这样比较费力。乌能想了个办法,叫乌石去附近乡村寻些没人要的破缸破盆破罐捡回来,放在厢房厨房外的北面,趁下雨天,积点雨水,浇灌作物用,喝的洗的还是要下去挑上来。
乌石真是个憨货,能吃又能睡,做事方面只能算是能干,只要是乌能吩咐的都会去干,但就是一根经,不会想其他简便办法去完成。学念经对他来说是最头疼的事了,一篇简单点的经文,乌能小的时候念三遍就会背得滚瓜烂熟,乌石却是念三十遍还是断断续续,念五六十遍,今天会背,晚上睡一觉,第二天什么又都忘光了。乌能拿他没办法,只能叫他有空的时候就去念经书,如果中途不检查的话,这家伙读着读着就会打瞌睡,接着就睡着了,有时涎还挂着三尺长。乌能说他,这是对佛法不敬,以后念经都要他站着念,可是他照样子打瞌睡,最后身体像扭秧歌扭了两下,看起来要摔倒才醒来。
乌大田主有个女儿叫乌婧,嫁给隔壁村范大田主的二儿子,两人小的时候就订下了娃娃亲,后来范二公子得了痨病,范家要乌婧嫁过来给他儿子冲冲喜,结果结婚一年多点,香火没续上,这个痨病鬼却死了,范家婆婆认为乌婧是个丧门星,克死他儿子,因此百般看她不爽,经常找渣。大儿媳妇看到继承家产的竞争者少了一个,心中暗喜,但留着这个白吃白喝的主在,心中不爽,她多吃一口,多做一件新衣服,以后自己的财产就少一分,所以经常去婆婆那边搬弄是非。
乌婧在那里度日如年,心中有苦难诉。因此,在回家省亲的时候,抱着娘亲痛哭流涕,悲痛欲绝,希望爹娘想想办法,救她脱离苦海,否则死也不要回去。乌大田主和夫人也痛惜她的遭遇,想了想,如果让范家休了他女儿,名气又不好听。如果把女儿硬留在这边,名不正,言不顺,到时让范家说闲话。最后有什么事情总会摊到桌面上来说,乌大田主找范家商定,让他女儿为范二公子守节出家做尼姑,费用乌家出。范家也同意了此事。
乌大田主赶到乌能寺找乌能商量,把他女儿的不幸遭遇告诉了他,想让他女儿拜乌能为师,出家为尼。乌能告诉他,让他女儿拜他为师是可以的,但是同一寺庙长期僧尼混居,惹人非议,这点是不行的。乌大田主见乌能答应收他女儿为徒,拍着胸脯说,这个没事,在乌能寺西边再建座尼姑庵好了。
第二天,乌大田主找来工匠选址,商量好大致要购买的材料数量,选好日子准备开工。一个月后又一座小一号的佛殿、厢房、厨房建好。佛殿内塑造观音菩萨像,两旁侍立金童玉女像。这次乌能找普济寺方丈商量,方丈安排法圆法净带着几个乌能师兄弟过来主持开光大典仪式,佛殿定名慈云庵。参加开光的乡民,一样的人山人海,一样的喧闹无比。等开光仪式结束之后,乌能给乌婧在观音菩萨像前举行了剃度出家仪式,乌婧她娘亲一时忍不住痛哭流涕,被乌大田主拉了出去。乌能告诉乌婧,要她以后学念经白天去乌能寺,吃住回慈云庵。慈云庵的菜地由乌能和乌石帮忙,靠着乌能寺的菜地修筑起来。
从此青灯古佛相伴,一应物事都要自己操劳了,不过总比活在不愉快的环境中好多了。至于干不了的粗重活,例如挑水、锄地等,乌石总会过来帮忙,两人年纪也相仿,使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近,看见乌石汗流浃背的挑水进慈云庵厨房,把水桶中的水倒入水缸后,开始时,乌婧会矜持地递过自己原先做姑娘时的手绢,手绢粉红色,角落还绣了一朵雪白的茉莉花。乌石看这么漂亮的手绢,不配自己这臭汗擦,老是推辞。后来熟识了,乌婧直接拿着手绢给乌石擦脸上的汗珠,第一次擦汗差点擦出了火花。乌石从没被人这么体贴过,这一擦让他愣住了,眼睛直盯着乌婧,鼻子闻着女人的体香,血气正旺的年轻人有点控制不住想要上去搂抱的冲动。乌婧也抬头盯着乌石粗旷的脸庞屏住呼吸,生怕呼吸重了干扰这片宁静。突然,“唞、唞——”乌能敲木鱼的声音撞破了这份静谧,两人的脸色一下红起来,害羞的各自走开了。
第二天,乌石把水桶中的水倒入水缸后,向旁边瞟了一眼,见乌婧没有像平时一样站在边上,却站在厨房门口,默默地看着他,好像今天对他生分了些。乌石倒是眼巴巴的想要她再过来给他擦汗,然后顺势就把她搂抱起来,可是她不过来,自己总不能跑过去,把她搂抱住吧。其实乌婧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曾经的她也品尝过爱的愉悦,心中也希望有个强壮的汉子好好疼她爱她,乌石就是个挺好的汉子,但现在两人都已出家,这是破大戒的事,万一让师傅和佛祖知道,那是不得了的事情啊,心里惴惴不安的。两人想爱又不敢爱的滋味一直煎熬他俩一年又一年。
渐渐地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放下青涩的害羞,乌石搂抱住她,她会顺势依偎在他宽阔的胸膛上一小会儿,但最后的一道防线不敢突破。他们也常常会想怎样才能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