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上大学,对于我们家来讲,经济上就比较轻松了。
因为有那个坑爹的赵公子,贡献给我们家的100万人民币。
当然这笔钱不可能在我上学的几年当中都花光。
但是每年多给我一两万的生活费还是可以的,这样我在大学的生活就会相当的富足了。
而且我还能够从古代搞点小玩意儿卖一下,太贵的东西,不敢出手,但是出售价值几千一万的,还是可以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的。
开学的第一关就是那个军训,我的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除了晒黑了点儿,脚底下磨出了几个泡泡。
就那样平平淡淡的熬过去。不像某些身体差的同学,真的是痛苦的煎熬,还有人直接晕倒中暑。
不过我们上的是医科大学,每个老师都是大夫。装病是不可能的,真的晕倒了也能很快的让你醒过来。
将近一个月的军训。我觉得最过瘾的就是打靶,当然我们还是学了军体拳甚至还教了我们刺刀操。
这是我们班的表演项目,几十个人大声的喊叫。在听到了“突刺”口令之后。
“啊!”的一声,把枪刺向前刺出。
这个动作我两下就学会了。给我们训练的教官,对我的动作非常的满意,说我的动作有杀气。
那是肯定的,周德良为了训练长枪,已经刺坏了五六个木制的枪靶。
虽然我这个身体只能把周德良的六七成功力表现出来,但是这水平已经秒杀我们所有的同学了。
训练结束之后开始正常上课,我提前的预习,就显得尤为的有用了。
需要记忆的中医理论我基本都已经提前背下来了,经络图我也提前熟悉过了。
甚至跟着军队中的医生,给很多受伤的士兵,治疗过跌打损伤,亲自给人正过骨,按摩过受损伤的身体。
在军医的指导下,在人身上熟悉穴位的位置,连针灸都已经在几十个人身上实验过。
现在的中医为什么不如西医厉害?
为什么中医的好大夫那么少?
这是一个培养机制问题。
从民国时代,受到西方教育的一群知识分子要打压抹黑中医。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甚至有废除中医的提议。
虽然最终还是保留了下来,但是走的是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说是中西医结合,其实就是用西医的理论和方法使用中药材。
实际上现在医院里的中医科,大部分是一群会使用中药的西医大夫。
你说一群中医大夫,不进行望闻问切。还是看着化验单,看着ct报告给人开中药,你说的是中医还是西医。
中医的历史是相当的长的。从神农尝百草,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宗就开始用中草药治病了。
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官方就给中医分科了,当时分为十三科分别为:大方脉、风科、小方脉、针、灸、口齿、咽喉、眼、耳、疮肿、伤折、金疮、书禁。
那可是1000年前呢,那个时候欧洲的医生们还在给病人用小刀和水蛭放血。
中国古代医生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
“坐堂先生”一词来源于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做了长沙太守后,坚持为百姓治病,按当时的规矩,当官的不能随意接近百姓。他想出一个办法,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大开衙门,坐在大堂上接诊。
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先生”。
人们称呼医生为“大夫”了,本来大夫这个词儿是表示官位,而且还是高级阶官的称号。
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发展迅速,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员不断增多,当时翰林医官院的医官分为七级,每级皆有几种官职,共有二十二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
医官中最高级的尊称“大夫”,其次称“郎中”,以下称“医效”、“衹侯”等。因为“大夫”职位最高,所以作为对医生的尊称,一直沿用至今。
范仲淹曾经说过:“不良相便为良医。”
从医生的叫法,到这些古人的言辞可以看出,医生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有多高。
好的医生的社会地位是和丞相的地位相同的。
所以在古代学医的人,基本都的是社会精英,或者说医生挑徒弟的时候是随便挑。
想当医生不但智商要高,性格还得好,道德品质还要高尚,稍微差一点就不要你当徒弟了。
而现在医学院里面,学中医和学西医的人数比例相差悬殊。
可以说,高考分数高的全去学西医了。
而学院毕业之后,还要进行层层的筛选淘汰,最终也就是有三分之一左右学医的人,进入医院成为大夫。
本来学中医的人就少,淘汰后医院里的中医大夫就更少了。
而且医生这个职业很吃经验,而中医对经验的要求就更高。
最基础的中医诊脉。如果你没有给几百个人把过脉,你根本就掌握不了医书上讲的各种脉像。
望闻问切中的望诊,你不跟着老师看上几百个病人。你根本就分不清楚,这个人脸色发黑到底是晒黑。还是肝脏出毛病,还是熬夜熬的。
古往今来,中医的传承确实有种玄学的说法。入门学医,需要一个悟性。
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收,什么人都能学的。否则,即便强行学了,也只会死搬硬套,照本宣科。
虽然听起来很离谱,其中却有很多道理。中医是一门系统学科,古往今来的典籍驳杂纷繁,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很难坚持下去。即便坚持下去了,没有足够的传统文化底蕴,也很难深入其中,只能学个似是而非。
到最后,要么怀疑自己,怀疑中医,渐渐失去信心,半途而废;要么破罐子破摔,拿着一知半解的东西,招摇撞骗。
所以,中医传承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否则,不但耽误了别人,还耽误了自己。
优秀的中医大夫,基本都是细节专家。
他可以感觉你走路的姿态,说话的声音,脸色,等各种表现。对你的病情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然后再问你一些问题,你身体有哪方面的故障基本就能确定了。
最后进行脉诊,就是对自己的判断进一步进行确认。
真正的中医大夫。就靠自己的双眼、耳朵和手指头。就能把这个人身上的病症诊断出来。
不用做了几百块钱的b超。也不用做上千块钱的ct、核磁共振。
一个优秀的中医大夫就把这些昂贵的设备全部省略掉了。
你说那些生产各种检测仪器的厂家,他们会愿意看到有人大力的推广中医吗?
不过周小欢这个小虾米对整个的中医传承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还是老老实实的先上好大学再说吧。
我很快就成为我们班,甚至我们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我的智商和记忆力也就是在平均线以上,和考上医科的这帮全国各地的地区的精英学生相比,我也就是个中等的水平。
但问题是别的人没有我的学习时间那么长,也没有我的老师那么多。
在现在社会周小欢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在古代周德良可是一个有着很大权利的官员,算是封疆大吏。
在占领了广州城之后,一堆的报捷文书送往南京。而我和我的岳父则拼命的搜刮各种人才送往海南。
毕竟海南岛才是我们的老窝,是基本盘。
没想到这次郑王爷突然大气了一回,直接封我的岳父为两广总督,这个两广指的是广东和广西两个省。
而立了大功的周德良则直接成GD省巡抚。
这可有点儿不太像他的风格,广东这么富庶的省份为什么直接扔给周德良管理了呢?
通过汇总各方面的情报,搞清楚了当时在南京官场上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