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稍等,臣先把马车上的东西拿下来。”
阿荣一面说着,一面朝着马车跑去。
从马车中挪出来三个木盒子,将木盒子放在官家的案几上。
刘备不解,看着阿荣,想要从他嘴中得到答案。
阿荣看着官家,手中掏出奏折,恭敬的递给官家。示意官家,他要的答案就在奏折中。
刘备翻起奏折,越看,眉头就皱的越深。
“这几个渣滓处理了吗?”
刘备轻声问道。
阿荣点点头,说道:“这几人,就在官家眼前。”
刘备一愣,指着案几上的三个木盒说道:“这其中莫不是……”
“官家,正是几人的头颅,臣这次来,是为了和官家说一下,实际让参与接头的还有第四人,第四人正是季九。”
阿荣沉声说道。
“季九?季九不是被杀了吗?”
刘备错愕不已,毕竟自己可是亲眼看着季九的死状。
“并不是这样,季九是皇后娘娘的一位小太监,大概重名字了吧。”
此时。
几位大臣坐在酒楼的雅间里,面色凝重地讨论着官家打算派人出使大理之事。
窗外,街市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但雅间内的气氛却显得有些沉闷。
一位大臣率先发言,声音中带着几分忧虑:“官家派人出使大理,看似是为了与大理结盟,但这对我们大宋来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
另一位大臣点头附和:“是啊,大理地处偏远,与我们大宋并无太多交集。若是与其结盟,恐怕会引来金国和西夏的猜忌,到时候反而更方便他们进攻我们。”
叹了口气,接口道:“而且,出使大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于我们大宋的国库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此时,一位身着锦衣的大臣开口了,他眉头紧锁,显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更关心的是,国库的银子是否够用。近年来,我们大宋与金国、西夏的战争不断,国库已经捉襟见肘。若是再增加这笔开销,恐怕会雪上加霜。”
讨论了好一会儿,气氛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只见其中一人放下手中的茶杯,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各位,我们在这里讨论得如此热烈,表面上都觉得自己是忠君爱国的,但扪心自问,我们真的能做到无私无畏吗?”
他环顾四周,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深意:“一旦我们上了这出使大理的‘贼船’,恐怕就再也下不来了。在座的各位,谁敢说自己没有接受过西夏或者金国的使者送来的‘求救’呢?”
此言一出,雅间内顿时鸦雀无声。大臣们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尴尬和不安的神色。
心知肚明,这位大臣说的是事实。在这个政治复杂的时代,谁都无法完全摆脱与周边国家的利益纠葛。
一位大臣叹了口气,低声说道:“确实,我们都有过与西夏或金国使者接触的经历。但那并不代表我们就背叛了大宋啊。我们只是在维护国家的利益,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盟友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