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朱棣的“靖难之役”,根本无法复制,因为不但难度系数太高,且还充满了各种偶然因素。比如“白沟河之战”,眼看李景隆就要灭掉朱棣了,哪料却突然刮起了一阵旋风,“折大将旗,南军阵动”。
也就是说,这股从天而降的旋风,折断了帅旗,吹得李景隆大军无法站稳,以至于阵型都出现了漏洞。绝望之际的朱棣大喜,立刻抓住这天赐良机,绕到李景隆身后,放了一把火,趁势把李景隆打得惨败。
敢问这种靠老天爷帮忙的战斗,谁能拍着胸脯说可复制?连诸葛亮都不能!所以,就只能无奈叹息一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在上方谷的那声哀叹,不是悲哀,而是“无奈的绝望”。朱棣显然犹如“天选之子”一般的开挂。时间一晃到了公元1457年,大明朝又迎来了另一件“不可复制”的事件,这便是朱祁镇的“夺门之变”。一位武将石亨,一个半仙般的文官徐有贞,外加一位宦官曹吉祥,三人组合,带着不多的人马,竟然成功换了皇上!
这事,虽乍一听很是玄幻,但若深究起来,却又不得不感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想真正搞明白这一切,就要从朱祁镇兵败土木堡说起了。朱祁镇被瓦剌活捉后,谁来继位当皇帝?朝堂上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帝。不过很快就被否决,朱见深刚10岁,小孩子一个,如何应对这种复杂局面?
第二种,立大明“第一备胎”,皇叔朱瞻墡为帝。说起这位朱瞻墡也够好玩的。他是朱高炽的亲弟弟。在朱高炽病死后,由于朱瞻基在南京,他曾代理过几天皇帝,朱瞻基一来,他连忙交权了。
后来,朱瞻基病逝,当时朱祁镇才8岁,又有人想起他来了,要拥立他当皇上,自然再次遭否决。如今当朱祁镇被瓦剌活捉,朱瞻墡又被提名……故而,朱瞻墡堪称大明第一帝王备胎。
当时孙太后是倾向朱瞻墡的,曾宣他入京。吓得朱瞻墡够呛,思来想去后,给孙太后回信表示:求您了,让我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吧,我对皇位没兴趣。也幸亏朱瞻墡脑瓜清醒,没有奉诏入京,因为他的这封回信还在半路上时,京城内就起了变化,第三位候选人登基了。第三种,便是朱祁钰。孙太后之所以最初选择皇叔朱瞻墡,是怕朱祁钰一旦登基,她这太后也就没法玩了。毕竟朱祁钰的生母是吴贤妃。
那么为何孙太后突然又同意了?因为有个附加条件,那就是朱祁钰当皇上,她的大孙子,朱祁镇的亲儿子朱见深,则必须是太子!
所以,虽最终朱祁钰登基当了皇上,但朱见深(明宪宗)却是太子,这是孙太后跟朱祁钰及其满朝文武大臣,达成的交易。当然,谁也没法指责孙太后,只能说:对于帝王来言,家事和国事从来都没法分开,而如何取得两者的平衡,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