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之所以这么着急的想要造船出海。
是因为如果单靠现有的那些粮食的话。
在这个没有高产肥料的年代。
恐怕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么多人口的消耗。
哪怕如今的大明已经彻底的占领的东胜洲。
并且在东胜洲开辟了大量 的土地。
但是和几年后即将爆炸增长的青壮人口相比。
根本 就不足为道。
朝廷的黄册是每十年重新编纂一次。
若是放到以前,或许会有人选择隐匿人口。
因为多一个人口就会多交一份税收。
但是随着大明税制改革。
大明的赋税只跟土地挂钩,而不跟人口挂钩之后。
就没有人会再选择隐匿人口了。
从朱雄英出生到现在,大明总共进行了三次人口统计。
第一次是在洪武元年,那时候自己还没有出生。
第二次是在洪武十年 ,那时候自己才刚满三岁。
第三次是在洪武二十年,当时的自己十二岁。
而第一次统计的时候,大明的人口才区区六千万。
但是在洪武十年的时候,已经增长到了一个亿。
在洪武二十年的时候。
这个人口数量又翻了一番。
毕竟这个年代可没有计划生育一说。
在极度缺乏娱乐手段的情况下。
人口就自然而然的增长了。
并且这个数量绝对不是大明的极限。
在现在多子多福的说法的驱使下。
以及粮食增产没有养育压力的情况下。
人口的增长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但是这种增长给大明朝廷带来的压力却是非常大的。
最明显的就是粮食的压力。
现在第一批增长的人口不过才十几岁。
第二批增长的人口也仅仅只有 几岁而已。
等再过上十年二十年。
大量增长的人口必然会带来大量的粮食消耗。
这种消耗单靠现有的土地是根本无法满足的。
况且这些粮食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要充当军粮。
以及拿来养育牲畜。
没错,在原本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社会。
现在的大明已经开始能用粮食来喂养牲畜了。
这是一种好事。
代表着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开始有了其余方面的需求。
而不再 仅仅只是填饱肚子了 。
否则当初的那些珍贵的白糖,又怎么可能会一点点的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几样消耗一加起来,朱雄英必须要给大明找一些粮食的替代品了。
最起码可以用来代替喂养牲畜。
而目前能够选择的最好的替代品。
当然就是原产美洲的土豆、番薯和玉米了。
虽然这些东西比不上后世被改良过的品种。
但是对于如今这个年代来说。
已经是不可多得的高产 作物了。
哪怕是 拿来喂牲口也是不错的。
只可惜这些东西距离大明太过于 遥远。
虽说铁甲舰拥有极其强悍的远洋能力。
但是现在大明的铁甲舰每一艘都有自己的用处。
想要弄到手的话,必须还得依靠普通的帆船。
可是太小的船又不可能远渡重洋。
必须要建造类似于当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建造的巨型舰船才行。
只可惜现在大明已经没有多少木材可以拿来造大船了。
想要打造大船,必须从罗刹国和东北的深山老林里选取木料。
那里常年天寒地冻,木材的品种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