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分想把李梦阳给阉了,但他最终还是忍住,劝李梦阳道:
“李爱卿,我既然瞒着我母后把你放出来了,那便是真心实意的想问你关于振兴大明的国策,你又何必对我有所保留?”
李梦阳看着朱厚照,问道:“陛下真想听臣的那篇奏疏的内容?”
朱厚照说道:“那是当然。”
“那好,请陛下遣退宦官宫女,我便告诉陛下。”李梦阳
“一言为定!”朱厚照一拍桌子,对张锐等人喊道:
“快取纸笔来,你们都出去候着。”
“不用纸笔,那份奏疏的内容臣一辈子都不会忘。”李梦阳目光炯炯盯着朱厚照。
反正两人独处一室,这小皇帝要真敢套自己的话再给自己编罪名,那就一命换一命。
待到宦官宫女全部退出,诺大的文华殿只剩下这群臣二人,安静的氛围落针可闻。
“李爱卿,可以说了吧?”朱厚照问道。
李梦阳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思索了许久,才说道:
“我大明的弊病,仔细说来,可分为‘二病’、‘三害’、‘六渐’。
‘二病’者,正所谓‘为病者二而不之去也’。第一病乃是元气之病,外表几无症状,而内里早已入膏肓。圣人说过:邦有道,危言危行。我大明如今自吹是海清河晏、众正盈朝,实则是听不得真话,办不得真事,士大夫不知礼义廉耻,只知道因循守旧、欺上瞒下,如此内耗,便耗光了我大明的元气。
第二病乃是‘心腹之病’,治之则难治,不治则亡身者也。所谓心腹,臣指的便是陛下的宦官,当然,臣知道先皇在位之时对于宫内的约束极为严苛,所以像王振之辈的难以再有。可宫外呢?宫中派出去的宦官在各地的卫所、仓厂、场库、钱货等地方占据要职,他们大肆敛财,收受贿赂,祸害地方,这便是我大明的心腹之病啊...”
说罢,李梦阳停了下来,看着朱厚照的反应。
朱厚照一愣:“继续说下去啊?”
“陛下听了这二病之后有何感想?”
“你说的都很对,但我为了治理天下,不能因噎废食,还是要用他们。不过,像文官、宦官这些群体里,十个里面有六七个是坏的,我要做的就是把那三四个好的找出来罢了。”
李梦阳笑了笑,继续说道:“所谓三害,一曰兵害,二曰民害,三曰庄田畿民之害。
所谓兵害,以京营为例,表面上有数以万人在册,实则堪用的人数不足十分之一,为何如此?第一是武官盘剥,导致军士逃亡;第二是权贵私役,无暇操练。最重要的是,朝廷却依旧按照在册的人数发放钱粮,致使军饷都流入了权贵之家。
二曰民害,指的是朝廷的赋税太过繁重,臣是户部的主事,深知此事。百姓们不但要承担田赋,还要缴纳油、蜡、皮、纸等实物。这些实物在弘治初年的缴纳数量还不算多,然而到臣入狱之前的时候,缴纳的数量相比弘治初年已经增加了十倍!再加上地方官的盘剥,百姓的负担怎能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