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太后那里寒暄了一会,朱厚照便以昏迷太久、政事耽搁为理由辞别了张太后。
回到乾清宫,看到五个头戴三山帽的太监,气喘吁吁的正等候着皇帝的到来。
说起来很有意思,内阁这群人身完整的外臣能在皇城里面办公,而被视为皇帝家奴的太监们的办公地点都在皇城外边,像司礼监就位于万岁山(也称煤山、崇祯上吊的地方)东北方向。要想来乾清宫一趟,确实是要走不少路。
为首的那人朱厚照认得,乃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李荣,这位李太监生于宣德五年,成化年间就进了司礼监,如今也已经是七十七岁高龄。
皇宫内外,八十岁的马文升、七十七岁的李荣、七十三岁的刘健都是身居高位,先皇是真的喜欢啃老。
“给诸位大珰赐座。”朱厚照吩咐下去。
司礼监的几位太监谢恩过后,便排定顺序,坐在新皇的下首。
面对内廷的几位大佬,朱厚照先客气道:“国事艰难,又逢我皇考新丧,值此多事之秋,还望诸位能替我分忧啊。”
几人对视了一下,故作激动道:“我等必不负陛下重托。”
能坐到这个位置的也是老狐狸了,朱厚照也不卖关子,直接的问道:“你等说说,通政司最近送来的奏本都有哪些大事?”
李荣禀报道:“诚如陛下所言,如今正是多事之秋,通政司呈上来的奏本不少,但大多都是几天前的事情,这里面内阁已经全部票拟过了,但我等因为陛下未醒,所以未敢批红。”
朱厚照微微颔首,这李荣不愧是侍奉皇帝多年的老太监,政治觉悟还是非常高的。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分的明白。
“你就说吧,这些奏本有何大事,挑要紧的说。”
李荣回道:“这第一件大事,就是北虏即将犯边。边境的墩军和草原上的夜不收都有来报,鞑靼部的把秃猛可已经集结各部,准备趁着国丧期间南下劫掠。内阁已经申饬九边,要求提高警惕、坚壁清野,应当固守城池关隘,不得被少数虏人引诱而出关作战。如有战事应立即上奏,亦不得隐瞒战报或畏惧潜逃。”
内阁这么票拟四平八稳,讲的就是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边军的战力下降的厉害,野战必定是打不过鞑靼,唯有守城尚有一丝胜机。
不过朱厚照内心有种邪恶的念头,他非常希望边军能打输,甚至是大败。如果没有打输,那么军户制度的崩坏、九边战力的下降还能继续裱糊下去。但如果输了,这些腐朽就暴露在天下人面前,朱厚照就有理由惩罚那些既得利益者们,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件可以批红。你且继续说。”
“第二件事就是国丧期间,京师人心浮动、盗贼横行,他们趁着先皇新丧,陛下昏迷之际,便在长安街上的西公生门、长安右门等处劫掠财物、抢夺马匹、行凶伤人。”
朱厚照惊道:“皇城边上都有贼人出没了?这再不出重拳岂不是要偷抢到皇城里面了?内阁是如何票拟的?”
他心中有些遗憾,本来还想着微服私访来着,没想到京师的治安竟然如此之差,看来出宫的事情只能放一放了。
“陛下申饬的对!内阁票拟,先是严斥负责京城治安的五城兵马司,昼夜不得休息,继续加强巡逻。同时在京营中挑选数百名骑兵,分成两拨人马,一拨人马按照东南西北分为四队,驻守在各个要害之处。另一拨人马分别在玉河西堤、工部厂、彭城卫、惠民药局、富峪卫等处协助五城兵马司巡逻。总之,务必要稳住京师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