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星上勤劳的人们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驯服植物并大规模种植粮食,但受到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技术的影响使这这一过程变得异常艰难,常言道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日有饥;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故食为止急。
在一代又一代的先辈辛勤培育下稻、黍、稷、麦、菽五谷成了养活人们的命脉,目前已知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都出现了粟。在黄河流域以外的地区,如西藏的卡若文化、东北的昂昂溪文化也都有粟的发现,到了仰韶文化中期,粟已经在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稳定粮食的需求,同时也为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更大聚落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史前社会的南方,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例如在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中都有大量稻的出现。黄河流域虽然也有稻的出现,但地域分布十分有限,仅仅在渭河与伊洛盆地发现稻的痕迹。而到了商周时期,原产于西亚的小麦开始传入中国,可以说粮食贯穿着整个文明历史。
先辈们将野生杂草培育成五谷杂粮,五谷也孕育了人类文明。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篇章中记载“粱,是黍大黄米和稷小米,亦称粟的总称;稻,是水种粮食作物的总称;菽,是豆类作物的总称。粱、稻、菽三种谷各有不下二十种,总数六十种;蔬菜、瓜果作为谷的补充各有不下二十种,总计约百种”。
因此粮食问题从来都不是什么小问题,粮食的种类也决定了民族的发展方向,以四大古文明为例他们都是在麦田里兴衰下去的,古埃及、古巴比伦都是因为昔日孕育了辉煌的两河文明的千里沃野变成一片寸草难生,板结得硬邦邦的盐碱地而灭亡,它们终究没能逃过小麦农业衰落的命运.。
同样黄河文明也在小麦农业中饱受煎熬.,在大秦统一六国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开发随即展开,于是小麦种植导致的土地贫瘠问题开始成为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心腹之患.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直接危及农民的生存.人地矛盾演化成严重的社会政治矛盾,一个个显赫的王朝也颓然倒下。
而且华夏历史中政权和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也不过是小麦和水稻这两种农作物的接力而已,也可以说是水稻使得华夏文明并未像其它三个古文明一样衰亡。
水稻是一种喜爱水热性气候,需要大量水资源的作物,非常适合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种植。尤其在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质品种的占城稻之后,水稻真正担当起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任。这种作物产量非常高,农民撒下去的种子通常可以收获20倍左右的稻谷.这与小麦4倍于种子的产量相比非常可观,比起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的小麦来说,它大大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几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长,避免了麦田反复灌溉使水分大量蒸发造成的盐碱化问题.地力衰老的周期大大延长,无形中也延长了农业生产衰落的周期。
和先祖们不同竹湘面对的却是在没有原始物种的情况下去定向培育这些物种难度何止困难千倍,并且不能说你培育出一种类似小麦的物种你将其命名为小麦它就可以代替蓝星的小麦。
以小麦为例:小麦为禾本科植物,日常可以作为主食其外还有养心,益肾,除热,止渴。治脏躁,烦热,消渴,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
在形态特征上小麦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秆直立通常具69节,叶鞘光滑常较节间为短;叶舌膜质短小,叶片扁平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为方圆形。它的穗状花序直立小穗两侧扁平,在穗轴上平行排列或近于平行,仅下部的花结实。花药丁字着生,花丝细长,子房卵形。颖果矩圆形或近卵形浅褐色,花期在45月,果期在56月。
小麦种子含淀粉53%70%,蛋白质约11%,糖类2%7%,糊精2%10%,脂肪约1.6%,粗纤维约2%。脂肪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酯。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及微量维生素B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