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说的没错,成曦就是那种自我激励的人,虽然外表柔弱,平和,甚至说话都细声细气的,可遇到有挑战的工作,内心就开始汹涌澎拜,激情与梦想并存了。赵健很多次的说过,表面看上去的成曦没有一点风风火火,可就能那么润物细无声的坚韧的把一件一件的事情做的漂漂亮亮的,虽然他赵健每次像个顾问一样为成曦排忧解难,可其实成曦有很强的自愈能力,她能够解剖自己,缝合自己,然后又发光发热,赵健说自己也会被成曦照亮。
其实于政何尝不明白关于产品管理工作的前因后果,这其中,他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成曦的能力。尤其那种抽丝剥茧的耐心与专注,在现在年轻人中不多见了。他看到更多的是浮躁,绕着问题转,很少能深入下去,而成曦却像天生的潜水家一样,你还没要求呢,她就自己愿意深入下去,别人不愿意碰的暗礁她去碰,别人不愿意吃的苦她去吃。只是这女孩子还是太单纯,遇事太鲜明了,他于政不能事事都说破,只能让她去悟。
人的位置到了一定的高度,是一定要有些情怀的,即使没有,也要表现出来有,否则你就不能进入那个层面和境界,何况于政并不缺少情怀,也许情怀还大于实际。一家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如何履行,如何向公众披露,这些想法一直在他心头盘旋。直到成曦崭露头角后,他就基本可以确定,这项工作的梳理可以交给成曦去做了。这次张有新也欣然接受,准备给成曦大力的支持。
成曦确实不辱使命,早已忘记了之前工作的种种不快,一头扎进去了。成曦是感激于政的,让她又接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一开始,社会责任,顾名思义,成曦以为就是慈善啊,公益啊这些仅限于大众的认知。可深入进去才明白了,其实社会责任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早在1980年,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就提出了三重底线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能够承担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这一模型目前成为大多数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部分的划分依据。1971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提出“同心圆”模型。内圆涵盖了企业履行基本经济功能的责任,包括为投资者提供回报,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等;中圆是指企业在履行基本经济功能的基础上应当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包括尊重员工权益,保护环境和满足客户期望等;外圆则代表企业需要承担的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更广泛责任,甚至包括尚未出现的未确定的责任。上世纪末,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提出《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要求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报告企业的业绩,向利益相关团体披露企业用以管理和改善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的行动、这些行动的结果、以及未来的改进策略。指标体系分为经济指标(反映组织直接或间接的对其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资源和对当地的、国家的和全球的经济体系产生的影响)、环境指标(反映组织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的自然系统的影响)和社会指标(反映组织在其活动中对当地的、国家的和全球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系统的影响)。
成曦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构建一套S公司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她向于政汇报说:“于总,我们必须得这么做,这是基础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可以这么说,社会责任工作是遍及到公司的各个方面的,也许某个岗位的工作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可员工却不自知,而且这肯定是普遍情况。构建起指标体系,有助于促使社会责任工作成为经营过程中的主动行为,有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推进公司社会责任实践迈入主动履责的新阶段。况且今后公司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有了指标体系的指引,搜集素材就会变得容易,而且素材肯定会很丰富的。”
于总点点头,表示赞同,他非常欣赏成曦这点,你让她做研究,建体系,她还能主动想到落实到经营管理中去,想到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好啊,成曦,这很好,那你准备怎么建指标体系?”
“我打算还是依据比较经典的三重底线理论来建立。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建立四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别是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分解,经济责任分解为股东责任、产品与服务责任和销售员责任等;社会责任分解为政府责任、员工责任、社区发展责任等;环境责任分解为环境管理、环境绩效、节约能源、绿色公益等。三级指标是二级指标的分解,如二级指标产品与服务责任可以分解为提供优质产品、产品研发保障等指标;员工责任可以分解为员工关怀、员工民主管理与参与、员工发展、职业安全等指标。四级指标就是三级指标的分解,刚提到的提供优质产品指标,可以分解为供应商管理与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产品标签与广告宣传合规等指标;员工发展可以分解为员工职业发展、员工培训等指标;环境绩效指标可以分解为单位产值水耗及水资源节约量、COD排放量或减排量、废水循环利用率等指标。这样分解后,公司将建立起超过100个指标。”成曦一边讲,一边翻动PPT,演示着整体思路和细分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