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OICQ在当时市场上根本不是先行者。随着ICQ的火爆,国内出现了大量的仿制软件,例如PICQ、TICQ、G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等等,其中不乏人力充足资金充沛的大厂玩家。
而小马哥和张志东就两个人,却没有照搬ICQ,而是做出了以下的技术改进:
一、使用UDP的网络协议,相比于基于TCP的网络协议,基于UDP的开发方案难度大得多,但好处是节约资源,能使单台服务器支持更多的客户端,帮助腾讯用更少的服务器支撑更多的业务,腾讯早期几年没因为运营成本过高而难以为继,这一点功不可没。
二、把用户信息和朋友列表从客户端搬到了后台的服务器。今天看起来可能不可思议,但当时大量的ICQ仿制软件就是把用户信息和朋友列表等数据直接存储在本地客户端,更换机器登录后一切都会丢失。虽然技术上成本更高,但这在用户体验上和竞品直接拉开了代差。
三、极限压缩软件体积,在当时主流宽带网速仅为56K的时期,最高下载速度仅7KB/s,大ICQ类竞品软件普遍体积在3~5MB,需要十多分钟才能下载完成,而OICQ的体积只有220kb,做到了竞品的二十分之一,不到一分钟就能下载完。
四、在极限压缩软件体积的前提下,仍然保持着远超竞品的稳定性,同时得益于UDP网络协议的使用,通信速度也更佳。
五、同时支持163和169号码的访问。在拨号上网时代,很多类ICQ软件只支持163访问,导致很多169用户要通过设置代理才能访问,使用起来极不方便,OICQ直接成为了169号码用户的首选。(注: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分为互联网和国内网,号码分别是163和169。其中169只能上国内网站,但收取电话费,没有网络费。163可以访问互联网和169的网,手续电话费的同时还另外收取不菲的信息费。早期,163的费用是每小时4元电话费+6元信息费,而169只需要4元电话费。)
以上的技术优势毫无疑问是需要大量经验和无数汗水才能换取的,多给陆道升一些时间,陆道升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追赶,但重生回来的时候大佬们都开工了,自己再积累经验技术也来不及了。
更让人无奈的是,大佬们功力太深厚,一出手就没给别人留下机会。
OICQ上市后,登顶速度堪称狂飙猛进,指望后发制人还是别想了。1999年2月OICQ正是上线后,砍瓜切菜一般地打败了所有竞争对手。仅用两个月就拥有了20万注册用户,到年底这一数字涨到了130万,占据了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80%。更可怕的是,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拥有绝对优势的OICQ(QQ)的市场占有率仍然持续增长。
感叹了一会儿大佬们的神勇战绩,陆道升自嘲一笑,自己能重生就是天大的运气了,居然还想得陇望蜀什么都捞兜里,简直过分。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机会还能少得了自己的?再说了,没点难度没点挑战又有什么意思,开局就神豪除了空虚的装逼打脸似乎也没别的事儿可以干了。
再说了,小马老板也会碰到QQ迟迟难以变现,运营困难得想卖掉的时候,自己到时候未必没有机会分一杯羹。
整理好心情,陆道升准备和左文杏说道说道筹建hao123的事儿,但并没有着急进入技术主题,而是先和左文杏聊起了林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