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楔子(2 / 2)明中记首页

过一会,一个怀抱婴儿的老嬷嬷从寝殿内走出来,将孩子抱给太子道:“恭喜殿下,娘娘生了个小郡主,母女均安。”

太子听后喜不自胜,小心翼翼地从老嬷嬷手中接过婴儿细细打量。看到孩子眉眼间与自己极其相似,激动地双手微颤:“孤的孩儿,孤的第一个孩儿。”说完又转头对老嬷嬷问道:“太子妃安在?孤能进去见见吗?”

老嬷嬷俯身行礼道:“娘娘大好,殿下可以进去瞧瞧。”

太子听后,立马抱着孩子转身往寝殿内走去。

寝殿内跪了一地的宫女,满口说着恭贺的话,但太子此时顾不得其它,直直地盯着绣帏后的身影,缓步走去。宫女轻撩绣帏,太子侧身坐在床边看着娇妻,柔声道:“阿妤,辛苦了。”

太子妃闵氏抬首看着丈夫,温婉一笑:“殿下抱的可是小郡主?”

太子一听,忙将孩子放在妻子身边说道:“对,这是我们第一个孩子,你瞧瞧,像我不像?”

太子妃轻抚孩子的脸笑道:“自然最像太子殿下。”说完抬眼看了看太子,轻轻地说道:“可惜不是皇长孙。”

太子摸着孩子的小脸,不赞同地回道:“此言差矣,阿妤,我倒是一直都盼着你能给我生个女儿,我卫珵的女儿,必定无上尊荣。”太子抬手握住太子妃的手,略凑近些低声说道:“你若想生皇长孙,日后还需再辛苦些。”

太子妃眉目含嗔地瞪了一眼太子,看到太子是真心疼爱女儿的,也略放下心来。虽然皇家子嗣事关重大,但她心里还是隐隐期盼有个贴心的女儿。想到这里,太子妃抬头对太子问道:“殿下,可曾派人通知了父皇和母后?”

太子一听,这才反应过来,之前光顾着高兴,忘了这一茬。太子妃身边的老嬷嬷全氏一脸笑意地走上前来回道:“殿下娘娘放心,老奴已经差人去通知了。”

太子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挥手说道:“东宫众人一律有赏。”

东宫殿内一团喜气,保和殿上也是热闹非凡。

众人随皇帝一起移至保和殿,内侍摆宴,大臣纷纷上前为皇帝敬酒。

尹淑妃见皇帝心情大好,便开口说道:“陛下,您有没有闻到香味?”

孝武帝一愣,合眼闻了一会,说道:“是有股香味。”

一直侍奉在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常禄忙开口说道:“陛下,奴才也闻着了,好像是梅花的香味呢。”

孝武帝沉思一会,问道:“这个时节,怎么会有梅花的味道?常禄,你去派人查一查。”常公公领旨,立马派了一个小公公前去察看。

这时突然有个太监前来上报:“启禀陛下,外边下雪了。”

孝武帝大惊,这个时节怎么会下雪?一众大臣也是不明就里,大殿上议论纷纷。

这时之前派去察看的小公公也跑了回来,在常公公耳边说了几句。常公公忙对皇帝说道:“启禀陛下,香味的事儿,有着落了。”

孝武帝转头道:“说”。

常公公躬身行礼,回道:“回禀陛下,御花园的梅花不知怎的,全开了,连其它各宫栽种的梅花也都开了。”

孝武帝又是一惊,今晚怎么回事,八月飘雪,八月梅花香,百思不得其解,便开口问道:“国师何在?”

张玄阳起身走至御前,躬身行礼道:“臣在。”

孝武帝微微向前倾身问道:“国师,这是何故?可是什么征兆?”

张玄阳平静地回道:“回禀陛下,今夜乃月圆之夜,天降瑞雪,万梅齐开,此乃大吉之兆,宫中恐有贵人降世。”

孝武帝大喜,还未发问就听殿外有一个宫娥求见:“宣”。

宫娥走至殿前,跪地叩拜道:“启禀陛下,太子妃娘娘生了一个小郡主。”

孝武帝惊起,看向国师,见其微微点头,拍案大笑道:“哈哈,东宫贵人降世,此乃天佑我大启,哈哈,赏,重重有赏。”文武群臣纷纷起身向皇帝道贺,尹淑妃见此情形,不由地攥紧手中的锦帕。

皇后本期望太子妃能诞下皇长孙,因此听到生下一位郡主时微微有些失望,但得国师点化此女贵崇,也是心中大喜,起身走到皇帝身边说道:“陛下,既是天恩,何不为小郡主赐名?”

孝武帝连连点头说道:“极是,极是。”

常公公服侍皇帝多年,自然懂得皇帝的意思,双手捧上文房四宝道:“陛下,请赐名。”

孝武帝在殿内微踱几步,又抬首望了望天空,遂挥手在纸上题了一个字:“姮”。

姮,月亮,月中女神。

张玄阳看着皇帝的字,点了点头:姮,称极。